癥瘕历代文献及方药证治规律研究

癥瘕历代文献及方药证治规律研究

作者:师大云端图书馆 时间:2015-07-22 分类:文献综述 喜欢:4401
师大云端图书馆

【摘要】目的:本课题通过研究自《黄帝内经》至清代的历代中医文献及结合统计分析方法,探讨癥瘕的源流及历代治疗癥瘕的理法方药证治规律,为提高临床疗效,提供参考依据。方法:一、癥瘕历代文献研究遵循“辨章学术,考镜源流”的中医文献学宗旨,搜索《黄帝内经》至清代的著作,并以计算机检索《中华医典》电子丛书,结合中国知网及广州中医药大学、香港大学、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资源,系统总结癥瘕的病名、定义、症状、病因病机、治法治则、方剂和用药等资料。二、方药证治规律研究将收集所得的治疗癥瘕方剂用药资料,结合采用国际权威统计软件STATA11.0,并以微软Excel建立数据库,作各时期治疗癥瘕用药的频数分析及聚类分析,系统地整理出治疗癥瘕的用药规律。翻查书籍六十五本,包括方书、综合性医著、本草、专书、丛书、类书、医案、医论、医话等。按中医学术的发展阶段分为宋代以前、宋金元时期、明代、清代四个时期进行文献检索。结果:一、癥瘕历代文献研究(一)病名、定义及脉学“瘕”作为病名,最早出现于《黄帝内经》。“瘤”及“癥瘕”并列称呼的病名,首载于《金匮要略》。历代医家分别以气血、部位、性别、形态、病情、脏腑、活动度及疼痛性质去定义癥及瘕。癥瘕的脉学记录以弦紧脉为多见,《脉经》指出癥瘕脉沉细者,预后较差。(二)临床症状癥瘕的证候基本以下腹部结块,或伴胀或满或痛为主。病情发展还可引致全身性不适如水肿、四肢及腰背痛、身发寒热、盗汗、咯血、消瘦及昏迷等,癥瘕常累及妇人经、带、胎、产的生理表现,严重者甚至危害生命。(三)病因病机历代癥瘕的病因大致分为脏腑虚弱、经期产后调摄不慎、冲任失调、饮食不节、风、寒、水湿、暑热诸邪侵袭、情志内伤及外伤跌扑。病机则为寒凝胞宫、气机郁滞、血脉瘀阻、痰湿下注及毒热凝滞。(四)治法治則《黄帝内经》首先提出了“坚者削之,客者除之……结者散之,留者攻之”,“大积大聚,其可犯也,衰其大半而止,过者死”以及“导而下”的重要治疗原则。但在治疗中还需注意攻邪手法的使用时机;使用行气,消痰,活血之法,代替攻下猛峻之药;衰其大半而止,养正积自消以及攻法宜缓,补法忌涩。(五)内治疗法特色1.《金匮要略》首次提出治疗癥瘕的专方鳖甲煎丸及桂枝茯苓丸,都是丸剂型式。达到既攻且缓的治疗原则,为后世医家所常用。2.常用虫类或毒烈药物,能搜剔络中混处之邪,使气血通畅无滞,而且虫类药为动物有情之品,能增强疗效。3.针对癥瘕血瘀、体虚、寒凝、痰湿、气滞的病因,采用活血化瘀、补虚、散寒、化痰消积、行气之法治疗,临床时多以活血化瘀为主,结合补虚、散寒、化痰、行气方法综合治疗。(六)外治疗法瘤瘕的外治法包括热熨法、阴道纳药法、贴敷法等,使药物直达病所,加强疗效。(七)针灸疗法针灸治疗癥瘕早见于《黄帝内经》。历代有主张针刺法或灸法,并对针刺深度、留针的长短、针灸量的多少、补泻手法以及操作的先后次序等都有所描述,所选用的穴位包括腹部局部取穴,及背部、四肢的远程取穴,如取水道、膀胱俞、三焦俞、气海、关元、归来、三阴交、天枢、曲泉等。(八)导引疗法《养生方》及《诸病源候论》有导引治疗癥瘕的记载,通过加强腹部锻炼,使脏腑得到适当的运动和按摩,使经络通调,气血宣通,令癥瘕散破。二、癥瘕治疗用药研究(一)宋代以前最常采用补虚药(19.67%)、温里药(12.33%)、活血化瘀药(10.76%)、化痰止咳平喘药(9.05%),累计频率达51.81%;药性温(22.45%)寒(21.63%)并用。药味以辛、苦为主(58.28%),其次是甘、咸。药物归经以肝(21.18%)、肺(15.07%)、胃(14.26%)为主,共占50.51%。聚类分析药物组合:C1:肉桂、大黄、干姜、人参;C2:附子、细辛、川乌;C3:白芍、甘草、花椒、茯苓、巴豆、芒硝;C4:黄芩、桔梗、半夏、当归、生地黄、杏仁;C5:厚朴、川芎、白术、吴茱萸、前胡、紫菀、藜芦;C6:防风、雄黄、朱砂、葶苈、石膏、皂角、远志、土鳖虫。(二)宋金元时期最常采用活血化瘀药(19%)、补虚药(15.3%)、泻下药(10.08%)、温里药(9.85%),累计频率达54.23%,药性温(27.09%)寒(18.99%)并用。药味以辛、甘为主(55.95%),其次是苦、咸。归经以肝(20.37%)、肺(14.78%)、脾(14.65%)为主,共占49.8%。聚类分析药物组合:C1:肉桂、木香、大黄、巴豆、当归、三棱、槟榔、生姜;C2:硇砂、鳖甲、干漆、炮姜、陈皮、青皮、附子;C3:芫花、茯苓、吴茱萸、桃仁、川乌、莪术、人参、白术、朱砂;C4:甘草、赤芍、桔梗、丁香、厚朴、枳壳、川芎。(三)明代最常采用活血化瘀药(21.87%)、补虚药(15.3%)、理气药(10.54%)、温里药(9.17%),累计频率达56.88%。用药温(31.95%)寒(18.21%)并用。药味以辛、苦(58.25%)为主,其次是甘、咸。归经以肝(19.73%)、脾(14.35%)、肺(14.35%)为主,共占48.43%。聚类分析药物组合:Cl:三棱、木香、当归、肉桂、生姜、莪术;C2:槟榔、青皮、大黄、陈皮、巴豆、硇砂、川芎;C3:干漆、白术、甘草、附子、桃仁、芫花;C4:人参、茯苓、吴茱萸、炮姜、鳖甲、干姜、没药、白芍;C5:玄胡索、丁香、厚朴、半夏、牛膝、川乌、麝香、砂仁、神曲。(四)清代最常采用活血化瘀药(26.11%)、补虚药(20.56%)、理气药(11.67%)、温里药(8.89%),累计频率达67.23%。用药温(35.11%)平(20.21%)为主。药味以辛、甘(56.37%)为主,其次是苦、酸。归经以脾(18.99%)、肝(17.72%)、胃(17.72%)为主,共占54.43%。聚类分析药物组合:C1:当归、莪术、三棱、香附、甘草;C2:肉桂、川芎、赤芍、桃仁、小茴香、玄胡索;C3:丹皮、茯苓、牛膝、白术、木香、生姜、乌药、枳壳、神曲、草果;C4:半夏、人参、大枣、黄蓍、陈皮、槟榔、红花、五灵脂、补骨脂、山楂、知母、鸡内金。结论:一、历代用药主要以活血化瘀、补虚为原则,其次配合温里、理气、泻下、清热、化痰等药物。表明历代医家最重视瘀血凝滞及体虚的病因。二、历代治疗癥瘕的主要药物使用频率,活血化瘀药及理气药随时代的进展使用遂渐增加。而温里药的使用频率相反随时代进展而递减。历代补虚药的使用率均超过15%。清代以前泻下药使用率均超过7%,其后使用率明显下降。清热药在宋代以前的使用率较高达9.05%,宋金元及明代使用率减少,清代使用率再次上升。三、历代治疗癥瘕的用药药性均以温性为多,其次则是寒性、平性、微寒以及毒性药物的配伍,表明各时期治疗都重视“寒邪致病”。而药味均以辛味为多,其次是苦味、甘味、咸味的配伍,藉各味的性质散寒行气、活血化痰、固本祛邪、软坚散结以消癥。四、历代医家用药归经以肝、脾、胃、肺为主,而通过改善这些脏腑功能对气机、扶正、痰湿生成、抵御外邪等癥瘕病因起调治作用。五、历代治疗癥瘕的聚类药物组合常以活血、理气、补虚、温里、化痰药物为主,以鳖甲煎丸、桂枝茯苓丸、香陵丸、散聚汤、膈下逐瘀汤、理冲汤的化裁方最为常见。
【作者】陈静恒(ChanChingHang);
【导师】李坤寅;
【作者基本信息】广州中医药大学,中医妇科学,2014,博士
【关键词】瘾瘕;方药证治规律;中医文献;统计学;

【参考文献】
[1]田津.低压汽轮机长叶片准三维气动设计方法研究[D].华中科技大学,热能工程,2013,硕士.
[2]赵彬.对外贸易、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路径的比较研究[D].山东财经大学,国际贸易学,2013,硕士.
[3]刘冬桥.岩石损伤本构模型及变形破坏过程的混沌特征研究[D].中国矿业大学(北京),岩土工程,2014,博士.
[4]王岩.恶意欠薪入刑合理性问题研究[D].天津商业大学,民商法学,2013,硕士.
[5]许元红,刘敬权,汪尔康.基于石墨烯材料的纸芯片固态电化学发光平台的建立[A].中国化学会.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——第04分会:纳米生物传感新方法[C].中国化学会:,2014:1.
[6]陈冬赞.基于无机氧化物的核壳型功能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[D].苏州大学,2012.
[7]张秋晗.我国遗赠扶养协议法律制度研究[D].贵州民族大学,民商法学,2014,硕士.
[8]郝晓宇.风电场弃风电量的利用途径研究[D].吉林大学,项目管理,2013,硕士.
[9]范莹莹.基于苏州地区操作工人的离职展开模型实证研究[D].苏州大学,应用心理学,2013,硕士.
[10]张浩.藤黄酚的新工艺合成[D].湖南大学,化学工程,2012,硕士.
[11]李晓妍.缺失数据下带约束条件的部分线性变系数EV模型的估计[D].重庆大学,概率论与数理统计,2014,硕士.
[12]陈文豪.钙网蛋白/CD91(CRT/CD91)共受体系统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[D].第四军医大学,外科学(专业学位),2014,硕士.
[13]沙仁高娃.我国公务协助行政补偿相关法律问题研究[D].内蒙古大学,法律,2013,硕士.
[14]葛滢,常杰,陆大根,岳春雷.杭州石荠苧生态学特性的研究[J].植物生态学报,1999,01:15-23.
[15]向姣姣.中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发展模式研究[D].武汉理工大学,国际贸易学,2012,硕士.
[16]高云鹤.绿色设计研究:脉冲筛板塔的操作优化[D].浙江大学,化学工程,2004,硕士.
[17]杨贤政.本雅明“灵韵”思想及现代意义[D].黑龙江大学,美学,2013,硕士.
[18]刘建民.论河北“小三线”建设[D].河北师范大学,中国近现代史,2004,硕士.
[19]王建军,洪志祥.马钢热轧横切线上的急停系统[J].冶金自动化,2013,02:87-88.
[20]何欣.SIRT1在慢性吗啡耐受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[D].中南大学,临床医学,2014,博士.
[21]李琦.企业OA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[D].哈尔滨工程大学,软件工程(专业学位),2012,硕士.
[22]姜志华.关于不同规模企业的多角化战略和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[D].浙江大学,企业管理,2003,硕士.
[23]陈文娟.税收风险管理视角下的税源管理研究[D].华中师范大学,公共管理,2013,硕士.
[24]佳楠.土耳其学生习得“把”字句的偏误调查分析[D].湖南师范大学,汉语国际教育(专业学位),2014,硕士.
[25]时国华.微博信息溯源及传播面分析技术的研究与实现[D].国防科学技术大学,计算机科学与技术,2012,硕士.
[26]孙瑞瑞.潘之恒表导演理论研究[D].安徽大学,戏剧戏曲学,2013,硕士.
[27]张仁.湘江株洲—长沙段河床沉积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[D].湖南师范大学,自然地理学,2014,硕士.
[28]陈娟.硅基APD近红外敏感增强的研究[D].哈尔滨工业大学,光学,2013,硕士.
[29]刘佰林.有氧运动对衰老大鼠肠系膜动脉平滑肌BKCa通道门控特性的影响[D].北京体育大学,运动人体科学,2013,硕士.
[30]郑跃平,陈传峰.基于XML的WEB数据收集的一种应用[J].福建电脑,2005,12:5-6.
[31]关肇直.现代控制理论中的某些问题(Ⅱ)[J].自动化学报,1980,02:138-145.
[32]吕猛.均质压燃发动机燃料在线改质系统设计与仿真[D].长安大学,动力机械及工程,2013,硕士.
[33]张雍偲.N-乙酰半胱氨酸抑制大鼠肾草酸钙结石形成机制的研究[D].山西医科大学,外科学(专业学位),2013,硕士.
[34]邓政健.中国基本住房保障问题及其模式创新探析[D].吉林大学,公共管理,2012,硕士.
[35]汪婷.高复制性阿德福韦酯耐药/缺失变异HBV株的克隆及部分生物学特性分析[D].苏州大学,内科学,2014,硕士.
[36]陈洁.我国保障性住房法律制度研究[D].华中师范大学,法律,2013,硕士.
[37]满蓉.“隐而弗彰”的丹青奇葩[D].中国艺术研究院,美术学,2012,硕士.
[38]刘美阳.局部围刺加腹针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[D].湖南中医药大学,针灸推拿学,2014,硕士.
[39]曹小华,任杰,柳闽生,占昌朝,严平.硅藻土负载Dawson结构磷钨酸催化合成对羟基苯甲酸正丁酯[J].石油化工,2013,02:191-197.
[40]许振新.Intel“强芯”[J].中国计算机用户,2001,45:37.
[41]莫尊理,王博,赵国平,朱小波,郭瑞斌.石墨烯/碳纳米管复合薄膜的制备进展[J].应用化学,2014,08:871-877.
[42]王飞.基于DSP技术的电力谐波监测仪的研制[D].广东工业大学,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,2004,硕士.
[43]杨信.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行为变迁研究[D].吉林大学,政治经济学,2014,硕士.
[44]范丽丽.氮素添加纳米碳对盐碱地水稻生长及生理生态特性影响[D].吉林农业大学,生态学,2012,硕士.
[45]沈国华,黄志球,柳雪涛,张定会.基于数据仓库技术的工程数据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[J].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,2004,01:127-130.
[46]李庆国.齐河县小灵通市场营销策略与建设研究[D].天津大学,2004.
[47]周易元.森森购物财务风险管理优化研究[D].兰州大学,工商管理(专业学位),2013,硕士.
[48]张洁.市场机制下的供电企业内部经济活动分析方法研究[D].华北电力大学,2001.
[49]徐梓斌,方应国,李胜,阮健.电液振动台研究综述[J].浙江树人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2008,01:48-52.
[50]王锋.CD14、SR在胆道阻塞所致继发性肝损伤中的作用[D].山西医科大学,病理生理学,2003,硕士.

相关推荐
更多